內痔是一種慢性病,孕媽媽痔瘡的發病率可高達80%左右。這是因為妊娠後隨著胎兒一天天長大,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,腹內壓增加,影響了血液的回流,致使痔靜脈充血、擴張、彎曲成團所致。孕期婦女,為了避免流產,常常小心翼翼,避免運動。再加上胎兒擠壓腸部,很容易使腹壓增高,導致痔靜脈擴張患上內痔。
孕婦之所以是痔瘡的“高危體”,原因是體內本身已經埋下了“定時炸彈”。痔瘡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而女性在懷孕期間,子宮的增大的確會造成腹壓增大,但幾個月的時間,並不足以讓痔瘡從無到有。專家認為,真正的情形是,很多人在懷孕前就已經形成了痔瘡,特別是內痔。
單純性的內痔是沒有什麼症狀的,因此很難被覺察。而一旦懷孕,增大的腹壓、孕期經常出現的便秘以及一些飲食刺激,會使得痔核脫出,形成混合痔,開始出現便血、疼痛等症狀。痔瘡通常在懷孕中後期,也就是5-6個月之後發作。往往表現為痔核出現水腫、增大,有的脫出體外後能夠複位,有些嚴重的痔核無法複位,形成崁頓,甚至缺血性壞死,讓孕婦極其痛苦。
孕婦內痔不可進行手術!
因為擔心治療對胎兒有影響,很多患者能忍就忍,不願意到醫院接受處理。專家提醒廣大女性,患上痔瘡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話,很容易導致流產或者早產的出現。如果出現較重症狀後不及時處理,分娩時的用力可能會造成痔核脫出形成崁頓,這種狀態下的疼痛會影響到產婦用力,影響產程。既然痔瘡危害如此之大,孕婦是不是可以進行手術呢?
專家解釋,雖然痔瘡可以做手術治療,但妊娠後期一般不建議做手術。對於孕期的女性而言最好不要進行相關手術,因為孕期手術對於胎兒的健康十分不利。此外,由於產後腹內壓力降低,靜脈回流障礙解除,痔瘡常在3-4個月內可自行變小萎縮,不再需要手術治療,因此孕婦對於痔瘡不必過於擔心。
孕婦痔瘡不能置之不理!
痔瘡初起時,主要依靠飲食調理。不吃辛辣食物,如胡椒、花椒、生薑、蔥、蒜等,以及油炸的食物,少吃不易消化的東西,以免引起便秘;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,如馬齒莧、芹菜、白菜、菠菜、木耳、黃花菜以及蘋果、香蕉、桃、梨、瓜類等。
要多飲水,最好早晨起來後喝一杯淡鹽水或蜂蜜水。這樣可避免便秘,減少硬結糞便對痔靜脈的刺激。遇有便秘時還可多食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品,如芝麻、核桃等。為了不使便秘形成,可少量口服或外用緩瀉藥,如蜂蜜、開塞露等,不宜服用大黃、番瀉葉等下瀉藥,以免引起早產。
孕媽媽早晚可散步、做體操,平時臥床休息時可將骨盆部抬高20-25釐米。避免久坐、久站,適當增加休息。手紙宜柔軟潔淨,內痔脫出應及時托回。也可進行肛門收縮運動,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提肛運動,每次30下,可以加強肛周組織的收縮力,有助於肛周組織的血液迴圈。定時排便,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,如廁時不讀書看報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