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8日星期二

帶狀皰疹是怎樣形成的?


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,又稱腰纏火丹、串瘡、蜘蛛瘡等。

民間把帶狀皰疹稱作“串腰龍”,文獻上叫“纏腰火丹”,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%以上。實際上,這種病還可侵犯頭、面、耳及上下肢等部位。由於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,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,呈條帶狀,故稱“帶狀皰疹”。


一、發病原因

帶狀皰疹由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(varicella-zoster virus,VZV)所引發。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屬皰疹病毒,為嗜神經病毒。完整的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呈球形,直徑約150-200nm,核酸為雙鏈DNA,由20面體的核衣殼組成,外層由疏鬆的脂蛋白形成包膜,散佈有病毒編碼的糖蛋白,病毒顆粒僅外殼具有傳染性。


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鬱久,外感毒邪而發。現代醫學已經知道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,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他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。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,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,再遇到身體勞累、感冒等誘因,則易發此病。


二、發病機制

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(多數是兒童)可發生原發感染,即發生水痘。

但大多數人感染後不出現水痘,是為隱性感染,成為帶病毒者。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,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,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

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(例如:創傷、感冒、癌症、免疫系統疾病等等),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,使神經節發炎、壞死,引起病人疼痛,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,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


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,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,但很少見。發病之初,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,食欲不振,輕度發燒,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,跳著疼痛。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,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。


三、發病症狀

得了帶狀皰疹1-3天後,發病部位的皮膚即出現綠豆粒大小、張力很大的丘疹、水皰,沿神經分佈,集簇狀排列,呈條帶狀。如果發生在胸部、腰部,多自脊柱的一側斜向前下方,極少對稱發病。民間所傳:如果圍繞腰部出現一圈皰疹即有生命危險,是不可靠的。

患此病者,輕者每簇可間隔有正常皮膚,病情嚴重者可融合大片的帶狀分佈,數日後由澄清透明的水皰變為混濁的膿皰,部分可破潰形成糜爛。老年人多表現為大皰、血皰,甚至出現壞死。輕者三周左右即可自然乾涸、結痂,脫落後不留瘢痕;重者病程可延長到一個月以上。


如果帶狀皰疹出現在頭部、顏面,要警惕侵犯頭面部神經而出現的頭痛、面癱。如果眼睛角膜被侵犯,甚至還會導致失明。年齡大的、體質弱的及患有腫瘤等慢性疾病者,病情會更為嚴重。老年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,影響睡眠,如果治療不及時,在皮損消退後,仍遺留疼痛,數月不能完全消退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臨床上還常見到一種不全型帶狀皰疹,病人除自覺發病部位劇烈疼痛外,水皰不出現或出現得很少,很容易被誤診,應予以高度重視,以免貽誤治療,發生嚴重後果。

帶狀皰疹患者在未出現部位疼痛時,應及早請醫生確診,積極治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